首页 基金 > 正文

摩根大通从合资到控股历经十年 3家外资控股券商牌照有差异

12月18日,摩根大通宣布已获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颁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证》,这标志着由摩根大通控股并为实际控制人的证券公司——摩根大通证券(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摩根大通证券”)可正式对外开展业务。

摩根大通证券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目前拿到的四块牌照(即经营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投资咨询以及证券承销与保荐。早在11月22日,野村控股株式会社宣布,其外资控股合资证券公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有限公司(下称“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已获准开业,可开展的经营业务范围包括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证券自营及证券资产管理。

第一财经记者发现,两家外资控股券商拿到的牌照有细微不同,摩根大通由于在中国已经拥有了摩根资产管理,因此此次并未再申请证券资产管理牌照;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则并未申请证券承销与保荐。有业内人士对记者提及,由于证券承销与保荐的本土竞争和人员成本更高,因此部分合资券商可能暂时观望,并寻求差异化模式。

摩根大通从合资到控股历经十年

摩根大通在中国的证券业务布局经历了两个阶段,从合资到控股。在退出一创摩根后,摩根大通以控股券商摩根大通证券的形式再度归来。摩根大通证券总部位于上海。

摩根大通中国区首席执行官梁治文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金融市场持续发展以及客户的需求不断变化,摩根大通证券的建立将进一步加强摩根大通在岸业务平台和能力。”

早年,摩根大通以合资券商——一创摩根的形式在华开展业务。一创摩根成立于2010年12月,第一创业与摩根大通为两大股东,分别持股66.7%、33.3%。不过,一创摩根的经营业务并不尽如人意,据记者梳理,2011年至2017年间,其净利润为-3759万元、65.7万元、1597.3万元、2702.4万元、1756.4万元、4943万元。

目前,外资实现控股的合资券商包括瑞银证券、摩根大通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注册地为上海,注册资本为20亿元人民币,股东分别为:野村控股株式会社出资10.2亿元,占比51%;东方国际(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98亿元,占比24.9%;上海黄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出资4.82亿元,占比24.1%。

瑞银证券于去年11月27日通过变更股权实现外资控股,此前其股权结构为:北京国翔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33%,瑞银持股24.99%,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4.01%,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持股14%,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4%。在中粮集团和国电资本将股权转让给瑞银后,瑞银持有瑞银证券股权比例上升至51%。

随着中国金融开放加速,众多外资机构布局在华控股合资券商。目前,多家合资券商处于已提交申请正在等待证监会核准的状态。例如,4月15日,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瑞士信贷计划以非公开协议方式单方面向瑞信方正增资6.28亿元。增资完成后,瑞士信贷将成为瑞信方正的控股股东;8月1日,华鑫股份发布公告,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的股东摩根士丹利作价3.762亿元受让摩根华鑫2%股权,该交易完成后,摩根士丹利将持有摩根华鑫51%股权,成为控股股东;8月21日,高盛发言人向第一财经记者证实,高盛方面已向证监会提交申请,拟将对合资证券公司高盛高华持股比例提高至51%。

10月,有消息称,法国兴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下称“法兴”)接下来计划在中国成立一家独资券商,而此前的计划是成立一家合资券商。法兴当时回应第一财经记者称:“现阶段正在研究在中国设立证券公司的条件,这主要鉴于中国方面最新公布外资可以从2020年12月后开始全资控股在华证券公司。”

牌照不同透露差异化战略

10月11日,证监会对取消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进行了进一步明确,将原定于2021年取消外资股比限制的时点提前到2020年。继瑞银之后,摩根大通证券和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则是行动最快的两家合资控股券商。目前,各界对于合资券商未来要如何差异化竞争抱以极大关注。

以野村东方国际证券和摩根大通证券为例,二者获得的四块牌照中,有三块重合,分别为证券经纪、证券自营、证券投资咨询,差异则在于第四块牌照,即前者为证券资产管理,而后者则为证券承销与保荐。

与瑞银证券类似,摩根大通证券接近“全牌照”券商,但之所以未申请资产管理牌照,主要因为摩根大通在中国境内此前已成立资管机构——摩根资产管理,该公司是首家获批在上海自贸区成立的外商独资资产管理公司(2016年9月获批)。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6日,摩根资管方面向第一财经记者确认,已成功竞购获得上投摩根基金管理公司2%的股份,此前上投摩根由摩根大通在当地的合作伙伴上海国际信托公司控股,此次拍卖让摩根资管最终持有上投摩根51%的股份,这也意味着首家外资控股公募基金诞生在即。

摩根大通拿下证券承销与保荐牌照,将全方位在华开展券商业务。而始终以全牌照经营的瑞银证券则在证券承销与保荐业务方面已经积累了众多经验。今年,瑞银证券是昊海生物科创板IPO的保荐机构和主承销商。

但对众多外资机构而言,在华设立合资控股或独资券商面临的是激烈的本土竞争和高昂的成本。“证券公司牌照包括的业务范围很广,利润最丰厚的业务之一是在IPO业务中的承销保荐业务,但该业务意味着需要先付出高昂的成本(包括人力),同时也面临着与中资券商的竞争。”法巴中国CEO兼行长赖长庚此前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更多外资机构可能并不希望“全面开花”,而是专注自营、投顾、理财等其各自擅长的方面。

未来,外资会更加关注在中国的成本收益比,除了牌照,“独资是否必要”也将成为一大考量,毕竟中国本土的资源十分关键。今年11月,瑞银集团CEO安思杰(Sergio P。 Ermotti)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很看重中国合资方与我们产生的协同作用。我们愿意不断增加持股,但从加强合作以及财务角度,100%控股并非必须,关键在于我们能够一起把蛋糕做大,在战略、管理、经营方面达成共识。”

标签: 摩根大通

精彩推送